Kimi“深度研究”功能评测:后发制人的潜力与挑战

日期:2025-07-07 22:27:51 / 人气:3



1. Kimi深度研究功能初体验

• 功能内测:Kimi沉寂半年后推出“深度研究”功能,作者申请内测后使用,认为其可排进行业Top 3。

• 个人使用感受:作为Deep Research重度用户,ChatGPT Plus的额度不够用,Kimi深度研究功能在很多问题上生成报告的深度超过ChatGPT,能搞定充分理解问题、找到有价值信源、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内容这三件事,但也有不能导出PDF、生成速度慢(约15分钟)等不足。

2. 深度研究功能的行业背景与技术难点

• 行业趋势:前半年Agent概念火热,Coding Agent和Deep Research Agent是走通PMF的场景,头部大模型公司都在布局。

• 技术挑战:做Agent需让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独立搞定复杂任务,面临环境变化、工具调用不稳定、长链任务等难题,对模型的记忆力、上下文管理、推理连贯性要求高。Kimi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技术攻关,体现了敢为天下后的底气。

3. Kimi深度研究功能的特点与优势

• 自主规划流程:用户输入问题后,Kimi自主进行关键词分析、搜索、筛选信息等流程,无需人工干预,最终生成高质量分析报告。

• 高质量信息源:主动使用中英文关键词,规划至少80组关键词,来自各类长尾权威渠道,能主动纠偏关键词策略,保证信息质量和覆盖度。

• 双报告交付:生成信息可溯源的万字深度报告和可交互可分享的可视化网页,满足深读与传播需求。可视化网页运用了Coding能力,体现了深度研究和Coding能力的结合。

4. 上手实测案例分析

• 案例背景:以了解蔡澜先生一生为例,展示Kimi深度研究功能的使用过程和效果。

• 交互细节:Kimi能理解用户意图,主动细化问题并确认边界,还可基于问题生成不同风格内容;搜索过程中主动纠偏、调整策略,如发现关键词不精准或信息不足时及时修正。

• 成果呈现:生成9345字的深度研究报告,引用近30个可溯源信源,关键信息高亮;同时提供可视化的网页,包含关键信息、配图和表格,读起来压力小。

5. Kimi的发展策略与行业思考

• 发展节奏:Kimi此前沉默被唱衰,但模型能力和产品节奏并非线性比拼。此前激进投流卷入大厂内卷赛道可能是“绝望之谷”,今年创业公司应拼技术创新和对行业的预判。

• 未来方向:Kimi选择在Agent方向正式出招,做通用智能是难而正确的事。模型即Agent,Kimi有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,致力于此值得敬佩。

6. 总结

Kimi的“深度研究”功能具有诸多优势,如深度超过ChatGPT、能自主规划流程、提供高质量信息源和双报告交付等,在技术和产品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。虽然存在一些小瑕疵,但整体表现出色。其发展策略也体现了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,在Agent领域的探索值得关注。

作者:天美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天美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