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巴克首次降价:放弃“溢价空间”争夺茶饮市场的破局之战
日期:2025-06-10 16:40:28 / 人气:8
6月10日起,星巴克中国对数十款非咖啡饮品进行集体降价,平均降幅2-6元,最低23元即可购买一杯。曾抵制“价格战”的星巴克,为何突然转向?这背后是其面对市场冲击的无奈妥协,更是一场主动求变的战略突围。

一、降价行动:非咖产品集体下探价格带
价格下调,打破“30元价格带”
此次调价聚焦星巴克三大非咖啡王牌品类——星冰乐、冰摇茶、茶拿铁。调价前,这些产品价格集中在30-40元区间,仅少数单品如冰摇柠檬茶触及29元;调整后,数十款产品价格下探至20+元,降幅2-6元,顾客最低23元就能买到一杯夏日特饮。例如,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从31元降至26元,大杯红茶拿铁从35元调整为29元。
加码上新,绑定情绪价值
降价同时,星巴克同步推进非咖啡新品布局:
推新口味:即将上线全橙胡闹冰摇茶、星星淘梨冰摇茶、仲夏蓝调爆珠冰摇茶三款主题冰摇茶;茶拿铁计划扩充口味矩阵,在现有抹茶、红茶基础上新增风味。
跨界联名:借迪士尼“疯狂动物城”IP推出限定饮品,并同步发售周边产品,试图通过Z世代喜爱的IP绑定“情绪价值”,强化非咖啡消费场景。
二、降价逻辑:双重夹击下的市场突围
咖啡与新茶饮“双重挤压”
中国咖啡市场陷入激烈的“内卷”:产品、联名、口味竞争白热化后,价格战成为主战场,部分品牌咖啡价格从9.9元降至3.9-5.9元;新茶饮品牌如喜茶、奈雪的茶也在健康食材赛道竞争,价格不断下探。星巴克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压力,中国区CEO王静瑛曾公开表示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”。
财报增长背后的隐忧
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星巴克中国市场营收7.397亿美元(同比增长5%),同店交易量、销售额均改善,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两位数,门店总数达7758家,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。但市场份额仍在流失,急需寻找新增长曲线。
三、战略意图:瞄准非咖市场,撬动茶饮增量
非咖产品占比30%,潜力待挖
星巴克收入结构中,传统咖啡产品占30%,星冰乐等特调饮品占30%,食品和周边各占20%,非咖啡产品占比达30%。此次降价聚焦非咖啡品类,旨在掘金“上午咖啡+下午非咖”的双渠道市场。
茶饮市场规模超咖啡,互补消费成趋势
国金证券研报显示,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3689亿元,比现磨咖啡高出超1000亿元,两者增速均约20%。从消费时段看,咖啡满足上午提神需求,茶饮集中在下午茶时段,“上午咖啡+下午非咖”模式逐渐成为主流。星巴克希望通过降价和明星单品,抢占下午茶非咖啡消费场景。
四、行业影响:价格战退潮,体验与场景竞争开启
星巴克的降价并非简单的“跟随策略”,而是在市场冲击下的主动转型。它标志着茶饮与咖啡的竞争从单一价格维度,转向场景与体验的综合较量。当价格战红利消退,如何通过产品创新、场景融合和情感连接提升消费者黏性,将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。
对于星巴克而言,此次降价既是应对市场压力的“破局之刃”,也是探索新增量空间的“试验田”。能否在下午茶时段成为消费者的“必然选择”,将决定其在茶饮市场的未来地位。这场战役不仅关乎星巴克自身的增长,更可能重塑整个饮品行业的竞争格局。
作者:天美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iOS 26相机App:化繁为简的设...07-01
- 在酱香与蒸汽中重构的乡愁:亚洲...07-01
- 轰炸伊朗后,内塔尼亚胡的多重筹...07-01
- 解构生育焦虑:一场关于人类存续...07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