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等大模型集体“打标”,从此告别AI造假?

日期:2025-09-04 19:48:04 / 人气:4


9月1日起,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正式实施,要求所有AI生成的内容都要“亮明身份”。在此背景下,DeepSeek、腾讯元宝等各大模型厂商纷纷行动,为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,一场与AI造假斗争的行动拉开帷幕。

一、大模型厂商纷纷“打标”

厂商积极行动

9月1日,DeepSeek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,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,并提醒用户相关内容由AI生成。早在8月31日,腾讯元宝就发布了《关于AI内容标识的公告》。此外,字节豆包、阿里通义、Kimi、智谱清言等也已更新用户协议中与AI标识相关的内容,履行AI标识相关义务,包括显性标识和隐性标识。

《办法》要求多方遵守

该《办法》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,要求文本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虚拟场景等AI生成内容都要标识,AIGC技术服务者、平台、用户都得遵守。AIGC技术服务者需在生成AI内容时埋好隐性标识,做好“出厂盖章”;平台要识别并给AI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,如标明“作品含AI内容”,做好“上架明牌”;用户在发布和传播相关内容时,不得删除、篡改、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。互联网平台如B站、抖音、快手等也纷纷上线相关功能,让用户主动声明AI内容并配以平台识别打标。

二、AI造假乱象丛生

欺骗老人

AI内容越来越多、越来越逼真,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。老人容易被AI乖孙等虚假内容欺骗,比如过年时老人抱着手机与AI合成的“乖孙”亲密互动,甚至拿AI乖孙和真孙比较,让子女有苦难言。更严重的是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制作虚假视频,如马来西亚一对老夫妻看到AI制作的“记者走访”缆车项目视频后,驱车前往却发现被骗;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被AI合成视频虚假宣传。

迷惑年轻人

年轻人也未能幸免,催婚视频大量使用AI技术,原视频经AI处理后成了对口型文案点读机,甚至用AI猫猫成亲视频配催婚文案。还有“袋鼠登机”视频,因无明显破绽,很多人信以为真,事后才发现是AI视频。这些虚假内容不仅让年轻人感到愤怒,还冲击着他们对真实与虚假的认知。

三、全球AI标识规范情况

我国力度罕见

我国强制规范AI生产商、平台、用户三方共同努力,不留“视情况遵守”的灰色地带和“猫鼠游戏”的空间,力度在全球实属罕见。

其他国家进展

韩国和西班牙在今年年初分别有人工智能框架法和AI标识要求;欧盟2024年正式公布《人工智能法案》,将人工智能系统分级管理,但强制标签要求可能要到2026年生效,且法案推行遇到阻力,如美国科技巨头对自愿签署《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》态度不一,美国本土至今没有全国性AI标识法规,部分州有强制标签要求,联邦层面仅有指导性意见,科技公司如OpenAI、谷歌、Meta等是自愿支持AI水印、AI标识等措施。

四、非强制监管问题凸显

YouTube乱象

在非强制性监管环境下,AI标识落实和AI内容控制不尽如人意。谷歌旗下视频平台YouTube上AI短视频泛滥,儿童频道是重灾区,存在蹩脚无意义、知识错误百出等问题,部分账号还重复上传相同视频赚取流量。此外,YouTube还被怀疑擅自为真人视频做AI增强,引发创作者不满。

未来隐患

AI内容挤占了人类创作者的生存空间,人类影响者平均收入是AI影响者的46倍,但差距在缩小。创作者经济和虚拟创作市场呈增长趋势,未来AI视频数量可能越来越多,若不加以规范,我们可能需要在AI世界里挑拣“真实”内容。

虽然《办法》实施后AI标识仍存在难点和“漏网之鱼”,但这是迈向解决AI造假问题的重要一步,至少为规范AI内容提供了开端。

作者:天美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天美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