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晨风被封:从“苹果人VS安卓人”看网络网红现象
日期:2025-09-24 17:47:30 / 人气:15

近日,户晨风被封这一事件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。我对他了解不多,最初是从他创造的“苹果人VS安卓人”这两个惊世骇俗的词汇开始的。短短几周内,“以苹果指代高端、安卓指代中低端”的说法如野火般在全网蔓延开来。
户晨风与“财宝宝”:相似的歧视性言论与走红逻辑
不用特意去刷户晨风本人的短视频账号,在微博、知乎、小红书等平台上,天天都能看到网友对他的评价。当时就有人预言,若他再发表此类群体性歧视言论,被封只是时间问题,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。而且,目前他各大平台账号尚未明确显示“封禁”。
户晨风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微博小网红“菜市场经济学家”(后改名“财上海”“财宝宝”)。此人原创或二创了很多争议性极强的言论,比如“京沪永远涨”“凡是预测房价下跌的都是买不起房的卢瑟”“上海老克勒的生活最幸福,硬盘就干瞪眼吧”“这几年我们越过越舒服,骂我的人都是在给我们打工”等。这些言论每次登场都会引发狂风暴雨般的骂声,但他的粉丝却像狂风暴雨一般增长。如今,“财宝宝”的微博账号仍有223万粉丝,只是影响力大不如前,原因并非大家讨厌他的言论,而是这几年房价大跌,他却还在鼓吹“没买房的人不能嫁”“家里房子越多越是稳拿”,落后于当前版本,失去了话题价值。
从第一印象看,“财宝宝”和户晨风人设差异极大,前者自命为“上海老克勒”,是市场经济受益者;后者自命为“从草根奋斗出来的成功人士”,后期虽越来越炫富但仍不改“草根”本色。然而,他们有着惊人的一致性,都制造歧视性话题,对人群实行赤裸裸的财富歧视,毫不掩饰对“卢瑟”(普通人)的藐视。“财宝宝”简单粗暴地把人群划分为“有房子的”和“没房子的”,手段不够高明,过气速度很快;而户晨风更富技巧地把人群划分为“苹果人”和“安卓人”,更具技术含量和话题性,因此直接登上全网顶流宝座。
户晨风走红:时代背景下的传播逻辑
按常理,户晨风和“财宝宝”这样的人不该红,毕竟世界上大部分人是没钱的,而他们却藐视没钱的人,连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都没有,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关注他们呢?
首先,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,KOL(关键意见领袖)不需要取悦所有人,只需团结一小撮基本盘就够了。在各个平台,拥有百万粉丝堪称大V,拥有千万粉丝堪称顶流,而这仅仅是主流平台日活跃用户(DAU)的一小部分。只要能稳定触达和打动人群中1% - 3%的人,就已经成功了,没必要把时间花在团结大多数上。在这个时代,“不被人讨厌”没有意义,只有“被人喜欢”才有意义。如果能被95%的人讨厌,但能换来剩下5%的疯狂热爱,绝大部分KOL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个选择。
其次,绝大多数“普通人”未必真的那么讨厌户晨风或“财宝宝”。在上海有房、用苹果手机、每月交三五万所得税的是少数,但做不到的人照样会向往。尤其是年轻人或觉得自己还能奋斗的中年人,始终会对“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”抱有幻想。面对货真价实的土豪,正常人有三种态度:打土豪分田地、努力进入土豪行列、彻底地吃瓜或无视。除了第一种受众不属于户晨风,后面两种都是可以争取的,所以他的潜在基本盘规模比看起来更大。
再次,户晨风精准地掌握了短视频时代的传播精髓——提出短小精悍的概念,“以片面求深刻”。把人群分为“苹果人”和“安卓人”,从传播学角度看是个天才的构想。十多年前,“菜市场经济学家”鼓吹的“京沪永远涨”这个短短五字的口号也蕴藏了无穷的传播能量,一直传到2021年才真正破产。对于微博和抖音来说,超过十个字的口号缺乏传播价值,越短越响亮、越能引起争议越好。
户晨风所营造的具体人设——底层出身、当过蓝领工人(甚至多次当不下去)、依靠个人奋斗成为网红并跻身“上流社会”,也极具感染力和鼓动性。如果这是计划好的,那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剧本;如果是误打误撞经营出来的,那就是他运气极佳。大约十年前,社交网络流行“比你出身好,比你聪明,还比你努力”的人设,现在已不流行,就连美国现任总统都要努力把自己打扮成粗俗的草根人士。互联网时代版本更新速度快,跟不上就会被淘汰,能够屹立多年不倒的顶流都善于自我更新。
户晨风影响力的深远影响
户晨风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社会底层、草根、年轻人等圈层。不止一个从事高大上职业(如互联网大厂或基金经理)的朋友主动提起他,主动看他的直播,并提出赞成或反对的评论。以户晨风为代表的所谓“社会向”网红,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谓白领精英阶层(其实是“伪精英”)的思想。或许自诩专业的白领仍会认为“看户晨风纯粹就是玩儿,工作当中不会受影响”,但“苹果人VS安卓人”之类的思想,正在深刻地浸透到他们做的PPT、写的研究报告、回的邮件当中,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。
在这个时代,“娱乐向”和“严肃向”内容之间的差异正在迅速消弭,所有内容都混在一起,所有表达都是娱乐表达,人们习惯于以娱乐性的方式学习“知识”、改造世界观,严格意义上的“学习”正在过时,大部分人只是假装自己还在以传统方式学习。如果有人觉得户晨风是自己的“人生导师”,我也不会感到奇怪。尽管我不敢苟同他的观点,但无论他被封多久,他都堪称一个自学成才的“沟通奇才”(中性词),恐怕只有老罗和辛巴足以与其相提并论。
户晨风被封这一事件,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兴衰,更反映了当下网络网红现象背后的传播逻辑、社会心态以及时代特征。我们应该从中反思,如何在网络时代保持理性和正确的价值观。
作者:天美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《许我耀眼》大结局:圆满背后的...10-14
- 董璇与高云翔:离婚夫妻的教科书...10-14
- 双喜临门!解清帅妹妹解梁静订婚...10-14
- 近十年最好的10部谍战剧排名:《...10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