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总监:明确职责与提升能力的进阶之路
日期:2025-08-19 17:59:37 / 人气:14

在企业的管理框架中,总监作为中层干部,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。他们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,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,以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,推动企业的高效运转。
总监的定位与困境
晋升路径与模糊概念
从员工晋升为经理相对较为常见,而经理晋升为总监则有贵人提携、跳槽突破、凭借出色成绩被核心高管关注这三种常见路径。然而,对于总监的定义却较为模糊。通过对多位总监的观察,发现他们具有不同特点,如在团队内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,还常处理超出边界的事务;在小公司可能是单技术栈的第一人;在大公司则是核心经理(预备总监),管理幅度约30人左右。通常在中小公司,30 - 35岁做到这个角色较为常见。
经理与总监的差异
经理与总监存在显著差异。公司对一线经理更为宽容,只要价值观没问题,出事故一般不会追究责任;而对总监,公司更关注其拿结果的能力,而非具体行为。这是因为总监级开始触及公司资源使用,公司对其投入资源,项目成功总监会有长足进步,项目失败公司则会蒙受损失。公司希望总监关注项目的高ROI完成,而不仅仅执行项目。此外,公司对经理的失败宽容,对总监的成功严苛。
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
总监处于公司架构中承上启下的位置,对上承接战略,对下兜底问题,是高管与经理、战略与执行之间的过滤器。他们需要对上层信息进行过滤解释,对下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处理方式,工作不确定性极高,但又是信息高效传递和公平评价的基础。然而,总监越厉害,团队问题越少,自身价值越难体现,形成了一个尴尬的死循环,这也是总监工作难做的重要原因。
做好总监的五维能力模型
心力:持之以恒的品质
总监需要有强大的心力,表现为做事具有持久性,不半途而废。在工作中,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选择,心力弱的人倾向于回避问题、甩锅或改变目标,而心力强的人会积极解决问题。在面对可做可不做的事、可背可不背的锅时,不同的态度会导致结果的差异。心力强的人更倾向于解决问题,而投机的人则倾向于转移问题。强大的心力是做好总监的重要品质,能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
战略能力:对事物的认知与目标提出
战略能力是极其重要且稀缺的能力,其本质是对事物的认知程度。好的战略能力可以清晰预测未来、发掘事件发展趋势,能够提出正确目标,回答“what”的问题。战略能力体现在确定团队文化,如能者居之、轻松平等、战功文化等,以及提出团队目标,如把盘子做大、成为技术最好的团队等。制定战略要考虑长线、全局最优,搜集足够信息量,建立完善认知。
战术能力:目标实践与节奏感
战术主要解决目标如何实践的问题,核心是好的节奏感,即对时间的管理,梳理事物的轻重缓急,优先明确不做什么,再考虑做什么,确定做事优先级,拒绝的能力尤为重要。战略清晰简单,而战术是将战略落地实现,面临诸多难点和不确定性。提高战术能力可以运用OKR工具、培育土壤设定规则、身先士卒等方法。
信息处理能力:外卷与全面分析
信息处理能力对总监来说至关重要,且与经理侧有所不同。总监对信息的处理更外卷、更复杂、更全面。虽然经理也要求对信息内卷处理,但总监需要从更宏观和全面的角度分析信息,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表达/营销能力:认知与信息的输出
表达能力包括讲故事和“撕逼”能力,本质是比认知、信息量和辩论手段。总监需要清晰描述事情,如解释一个BUG的发生过程,更要能聊清楚战略,将产品成功卖出。表达是对认知和信息整理后的输出,运用金字塔模型等方法进行训练,能够有效提升表达能力。
做好总监并非易事,需要明确自身定位,避免与下属抢活抢功劳,同时不断提升五维能力,即心力、战略能力、战术能力、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/营销能力。通过运用五维能力模型,总监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,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在后续工作中,还可以运用该模型圈定总监的五个重点工作,防止其降级使用,确保总监在企业架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作者:天美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失去左晖四年:贝壳的三重困局与...08-31
- 9.9 元 “学习神器” 走红:不是...08-31
- 有肥牛卷、肥羊卷,为什么偏偏没...08-31
- 在“虚拟地球”,为何我们仍无法...08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