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璇再婚:是重蹈覆辙,还是破茧成蝶?

日期:2025-08-09 14:52:50 / 人气:20


当董璇再婚的消息毫无铺垫地冲上热搜时,不少人脱口而出的疑问或许正是:“她这次是不是又结错婚了?” 毕竟,这个曾为有性侵丑闻的前夫高云翔奔波八千多公里、借钱超千万的女人,在婚姻里摔过的跟头足够痛。如今她选择与小 9 岁的张维伊携手,是带着创伤后的盲目,还是历经风雨后的清醒?答案藏在她的选择与磨合里。
从 “救赎者” 到 “选择者”:董璇的婚姻心态蜕变
董璇的上一段婚姻,更像一场被迫卷入的 “救赎战”。2018 年高云翔在悉尼因性侵被捕时,他们的女儿才两岁。她本可以转身离开,却选择了最费力的方式:往返中澳处理官司、筹钱保释、应对舆论攻击。那时的她,在婚姻里更像一个 “责任承担者”,被亲情、舆论和未竟的承诺推着向前,直到 2020 年诉讼离婚,才算是从这场泥沼中抽离。
而这次与张维伊的结合,董璇的角色变了。她在采访中明确说过,新伴侣的首要条件是 “能接受我的女儿”—— 这不再是被动承担责任,而是主动设定底线。节目里,张维伊与她女儿相处融洽的细节被捕捉到:陪孩子玩耍时的耐心,提及孩子时的自然,这些或许正是董璇在意的 “安全感”。经历过一段被丑闻裹挟的婚姻,她比谁都清楚,“对孩子好” 比虚无的浪漫更重要。
这种心态的转变,让她的再婚多了几分 “主动选择” 的意味。她不再是那个为婚姻牺牲自我的 “救赎者”,而是把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接纳度放在首位的 “决策者”。正如她在《桃花坞》里说的:“没因为过去抗拒感情,但新的伴侣必须接受我的孩子。” 这份清醒,是她走过暗礁后长出的铠甲。
综艺里的 “褶皱”:是隐患,还是磨合的常态?
董璇与张维伊的婚姻被推到公众眼前,离不开综艺《姐姐当家》的曝光。节目里的两个细节,成了质疑者的 “证据”:一次聚餐后,张维伊因董璇抢先付款而面露不悦,一句 “咋的,你觉得我付不了?” 透着微妙的较劲;另一次关于 “去哪里休息” 的分歧,张维伊希望董璇去自己家,董璇却想先回自己家看女儿,最终还是她妥协。
这些碎片被放大后,有人断言 “姐弟恋的老问题来了 —— 男方好面子,女方太妥协”。但剥离综艺剪辑的放大镜,这些摩擦更像婚姻初期的 “正常褶皱”。张维伊常年活跃在话剧舞台,三年前才因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被熟知,名气与经济实力或许不及董璇,付款时的较真未必是 “大男子主义”,更可能是怕被贴上 “依附女方” 的标签;而董璇的妥协,也未必是委屈,更像她在亲密关系里习惯性的 “包容模式”—— 这种模式曾让她在前段婚姻里疲惫不堪,但如今面对愿意接纳女儿的伴侣,或许是带着 “磨合” 的耐心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综艺之外的细节:张维伊在董璇女儿面前的自然,董璇提到 “他能接受孩子” 时的松弛,这些未被镜头刻意放大的瞬间,或许比节目里的冲突更接近真实。婚姻里的 “对错”,从来不在一两次争执里,而在争执后的处理 —— 张维伊是否能理解董璇对女儿的牵挂,董璇是否能让张维伊感受到 “被需要”,才是关键。
破茧还是重蹈?婚姻的答案在 “感受” 而非 “标签”
质疑董璇 “结错婚” 的声音里,藏着两种隐忧:一是怕她没走出 “拯救者” 的惯性,在新关系里继续过度妥协;二是怀疑这场婚姻是综艺炒作的工具 —— 毕竟热搜紧随综艺预热而至,难免让人联想 “为热度结婚”。
但比起外界的标签,董璇自身的状态或许更有说服力。经历高云翔事件后,她曾在采访里说 “不会因为过去抗拒感情”,这种态度里没有自怨自艾,反而透着 “摔过跤仍敢走路” 的韧性。她选择张维伊,未必是选了一个 “完美伴侣”,而是选了一个 “能同行的人”—— 他未必能抚平她的所有创伤,却愿意陪她面对带着伤疤的人生。
婚姻从来不是 “判断题”,而是 “经营题”。董璇上一段婚姻的痛,不在于 “选错人”,而在于把自己活成了 “救赎者”,忘了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支撑。如今她带着女儿再婚,若能在磨合中守住 “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底线”,不重蹈 “过度牺牲” 的覆辙,这段关系便有了走下去的底气。
至于 “是不是结错了”,或许只有董璇自己能回答。就像她在节目里说的 “一物降一物,纵使是负担也是甜蜜的”—— 婚姻的滋味,从来不在旁人的判断里,而在当事人甘之如饴的磨合里。

作者:天美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天美娱乐 版权所有